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希望所在
2019-10-12 08:11: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希望所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举办以来,正日益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5届大赛累计有947万名大学生、230万个团队参赛,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情教育的思政课

2017年8月,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3年来,全国大学生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团队对接103个合作社,帮助农民215户,实现每户平均增收2100元;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彩云本草”团队带领乌蒙山区老百姓种植近千亩中药材,被帮助农户的年均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了1.2万元;南昌大学“稻渔工程”项目在江西多地推广“稻虾、稻蟹、稻鱼”等模式,服务面积10万余亩,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今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从嘉兴南湖起航,先后在江西上饶、安徽六安、黑龙江大庆、山东威海、云南临沧等地开展了全国对接活动,各地各高校广泛组织省级和校级对接活动,累计有100万名大学生、22万名教师、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04家,签订合作协议168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

3年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不仅是一堂创新创业实践课,更成为一堂有温度的国情思政课。

“当代青年不仅要有敢于冒险、矢志不移的魄力与坚持,更要有扎根祖国、心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陈文彬说。他所在的团队与井冈山茅坪乡精准对接,成立了由园林技术、生物科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师生组成的“桃醉井冈”工作室,助力茅坪乡新增黄桃基地3000余亩。

创新创业的实践课

“我们致力于无人驾驶车辆车规级通用线控底盘研发,为特定场景无人车驾驶车辆用户提供通用的智能底盘。”在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争夺赛现场,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项目负责人倪俊说。

“能否掌握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关系到在世界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升级的历史机遇中,我国能否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会不懈奋斗!”倪俊的决心也道出了千万创新创业学子的心声。

在“互联网+”大赛的广阔舞台上,无数紧跟前沿科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正在孵化,无数青年学生心中深深种下了“求学报国、科技报国”的种子。

福州大学“斯诺普利”项目,致力于研制出普惠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全球领先创新药;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影视制作”项目,实现了2D影像自动转为3D影像;西安交通大学“金刚模高端热作模具”项目,通过技术优化,不仅大幅延长了模具产品的使用寿命,还有效避免了模具在生产使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大赛举办5年来,一大批项目孕育而生。

今年的第五届大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高教赛道、职教赛道、国际赛道以及新拓展的面向高中生的萌芽板块,共吸引了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的457万名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形成了一支敢闯会创的“双创”大军。

大赛“以赛促创”效果显著,还孵化出许多高质量创业项目。前四届获得金银奖的528个项目调研数据显示,创意类项目赛后成立公司的,有一半左右完成融资,19%的项目完成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实践类项目2018年的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为13%,最高的项目年收入突破2亿元。

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既是一场“双创”能力的展示与比拼,更是一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赛举办5年来,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有力推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课程,目前累计开课2.8万余门,其中示范高校开设2800余门线上线下课程、选课人数近630万人次;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近2.8万人、兼职导师9.3万余人。

大赛举办5年来,改革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各高校普遍开展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了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的活力。

大赛举办5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新格局:部部、部校、校校、校企、校所等各种渠道的协同育人模式更加成熟,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覆盖1000余所高校,惠及140余万学生;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增设物联网、大数据、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亟须专业。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两个转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一是从“就业从业”模式到“创新创业”模式的转变,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从学科、院校壁垒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转变,打破了学科专业之间、产业与学校之间的壁垒,让多学科交叉、跨专业学习、校内外协同成为可能。

5年,从20万大学生到947万大学生,从5万个团队到230万个团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生机勃勃,一代青年正激荡起创新创业的青春力量。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