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交大医学院探索医工交叉创新之路
2019-10-08 10:50:0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根小小的手术缝合针,如何升级改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的医生提出的原创想法,经由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教师牵头攻关,仅用了2个月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既破解了以往国产缝合针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的难题,又化解了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价格较高的困扰,制作成本仅为国外的一半。

医学和工学携手,让两所院校尝到了对接需求、服务大众的甜头。这样的项目合作还不“解渴”。国庆前夕,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以期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共同解决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大力培养知识复合、有能力解决医学技术实际问题的医工交叉研究生。

从“单打独斗”到“跨界”携手

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此次合作并非“突发奇想”。记者了解到,两校在合作之前就已经在医工交叉领域开启了前沿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牵头组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在糖尿病筛查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截至今年5月,全国500家医疗机构接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利用其AI眼底筛查工具,已筛查5.26万人次。目前,基于AI的全病种眼底筛查解决方案,在以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为主的分中心应用,帮助更好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牵头的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技术,打造多模态混合智能交互医护服务集成示范区,解决医护人员短缺、医患沟通不足、照护不全面、人性化服务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在全国多个扶贫省份医院以及医联体中投入使用。

同样,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裸眼3D临床手术显示器”,让医生不用戴着厚重的3D眼镜也能精准手术;研发的全球首款可定位的“胶囊内窥镜”,让近7万名患者免除做胃镜的痛苦……多项成果填补国内乃至国际研究的空白。然而,随着各自研究的深入,双方都意识到,靠着医学专家“单打独斗”、工科教师“单枪匹马”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跨界”携手、深化合作,才能将医工交叉领域推至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双方以需求为导向启动了40个医工交叉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如何升级国产缝合针。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告诉记者,生命医学的前沿研究和转化创新领域的实践,越来越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合作。“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在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医工交叉,既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所在。此次交医与上理工的合作,就是一次有益的实质性探索。”

对接需求,打造高校医工交叉的典范

“医”“工”携手,说到底是为了更有效地对接需求。提高诊疗效果、缓解病人痛苦、降低治疗成本,是贯穿始终的目标。

前些年,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和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就联手推动成立了“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明确医工交叉发展战略后,上海理工大学先后启动了与上海九院、仁济、新华等各大医院的合作。在此基础上,由交大医学院陈国强院士推动,全面开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合作共建,这将是上海高水平大学主动作为,服务民生和社会重大需求的重要举措。

由名医提出改进诊疗手段和医疗服务的关键问题,由优秀的工程科技团队集体攻关,未来,在“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这一平台上,将有更多的“医”“工”专家对临床难题进行集中“会诊”,为人民健康需要提供切实的服务保障。

陈国强说,期待通过双方的合作,一方面能够聚焦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力争通过若干年的扎实工作,产出一些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能够聚焦培养有温度、有灵魂的具有医学和工学复合型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对双方的合作满怀期待,他表示:“交大医学院以重视临床为优良传统,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程应用研究为办学指引。双方在医工交叉这个点上找到了最佳契合,必然会在临床医疗科技领域形成一大批创新成果。两校共建的研究院将提供平台,举办论坛、沙龙等交流活动,同时在合作的组织形式、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全国高校医工交叉的典范。”

医工交叉,打造复合人才“蓄水池”

此次新成立的“医工交叉研究生院”,则将以不同的学科背景和不同的大学文化,共同致力为行业持续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目前,已有200余名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进入双方合作开展的40个项目中,并且从参与项目的医生中遴选出15名医工交叉博导和38名联合培养导师,由工科教师与医科教师通力合作,带领研究生共同攻关形成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进入平台的工科学生将必修医学课程,未来将培养一批既懂医学又精通工学的优秀人才,将科学研究与医学实际需求对接。

“我们每个项目配4至6名研究生,并且每个项目必须有1至2名研究生新生参与,让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在项目中磨炼。此外,针对工科研究生新生,学校要求必须修读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医工交叉课程以及参加医学前沿领域系列讲座课程。”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艾连中介绍。

谈及医工交叉研究生院的定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艳说:“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和联合培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个医工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培养人民信赖的卓越医生和工程师。”

关键词: 医工交叉创新